与光博会共成长|优炜芯:通过光博会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开拓细分光医疗赛道

2025-07-24
27 阅读
展会活动

“每一届我们都积极展示最新成果,与行业各界深入交流,光博会见证了优炜芯的成长历程。”在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第20届光博会”)开幕前夕,武汉优炜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炜芯”)CEO卓昌正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的专访。

作为国内外紫外LED领域唯一拥有外延、芯片、封装、模组及设备系统全产业链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优炜芯将再一次携王牌产品在光博会首发。这家由华中科技大学陈长清教授及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等资深技术人员创立组成的企业,紫外LED核心芯片WPE量产效率已经突破8%,达到国际第一梯队水平。

从助力宁德时代电池生产到赋能泉州水务消毒系统,从美的空调杀菌到问界新能源汽车净化,优炜芯正以十年磨一剑的硬科技突围,书写中国紫外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新篇章。

在国内率先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在优炜芯公司的展厅内,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深紫外LED芯片引人注目。这枚首破电光转换效率8%的“中国芯”,背后是长达十年的技术突围史。2015年,陈长清教授带领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创立优炜芯时,国内深紫外LED芯片效率不足3%,国内企业不得不高价进口外国产品。

优炜芯自成立并入孵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研院)以来,一直深耕于紫外LED杀菌和固化领域,持续不断地投入创新研发。

“通过不断升级芯片技术,目前我们深紫外UVC芯片的电光转换效率(WPE)达到了8%左右,L70的寿命达到15000小时,相较于国内同行保持20%以上的领先优势。”卓昌正介绍。2020年在国内率先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后,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仅解决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物资紧缺的问题,还在2023年打入美的、海尔、格力等知名品牌的供应链;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紫外LED大流量水消毒设备在泉州水务系统装机,经十个月高强度运行验证,杀菌率稳定达99.999%以上,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技术突围仍在加速。“未来,WPE的提升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卓昌正透露,企业计划三年内将芯片效率提升至15%,彻底突破工业领域替代汞灯的技术瓶颈。这种“实验室-产线-市场”的快速转化能力,让优炜芯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并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认证。

通过光博会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

自2019年首次参展以来,优炜芯已连续参与四届光博会。即将开幕的光博会上,企业将携新一代高性能UVC LED芯片与自主研发的UV LED系统级模组亮相。其中,UVC LED芯片采用创新的芯片结构设计,发光效率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20%,能有效降低能耗,广泛适用于杀菌消毒、光医疗等多个领域;UV LED系统级模组具有集成度高的特性,通过驱动电路与灯珠的一体化设计,不仅减少了系统体积和成本,还提高了稳定性、可靠性,为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等场景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比其他展会,光博会专业性更强,对光电子细分领域的覆盖更全面。”卓昌正谈到,光博会能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群优势,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机会,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光博会的辐射范围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行业人士参与,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搭建了优质平台。“这是其他展会难以比拟的。”他评价道。

在往届光博会上,优炜芯结识到一家来自东南亚的大型医疗设备制造商。“这成为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关键资源。”卓昌正回忆,在光博会现场,对方对优炜芯UVB LED芯片在光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后续双方经过多轮沟通与合作洽谈,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这家企业将我们的UVB LED芯片应用于其生产的新型光疗设备中,借助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完善的销售渠道,我们的产品成功进入了东南亚光医疗市场。”卓昌正说,这不仅带来了大量订单,提升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还促使优炜芯针对医疗领域的特殊需求,进一步优化芯片性能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动了企业在光医疗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光谷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

“在光谷,创新从来不是独角戏。”卓昌正如此诠释光谷的创新密码。在他看来,光博会相比其他展会的核心竞争力,正源于其根植于“中国光谷”的独特基因——这里不仅聚集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更构建了从材料、设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让企业间的“化学反应”催生出创新网络。

这种协同效应在优炜芯与长飞光纤的合作中体现得尤为显著。与传统的汞灯固化相比,紫外LED产品具有启动速度快,能耗低、无毒环保等优势,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固化控制。两家公司联合攻关并率先实现紫外LED固化技术应用在长飞光纤光缆的拉丝涂覆和着色生产。数据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降低了光纤拉丝涂层紫外固化工序中能耗70%以上,提高了光纤拉丝速度20%。显著的节能效果、光纤拉丝速度的提升和长使用寿命,明显降低了长飞光纤的生产成本。

这种“芯片企业+应用龙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正在光谷催生链式反应。当优炜芯的紫外芯片嵌入长飞光纤的产线,不仅解决了单个企业的生产痛点,实现了关键工艺的自主可控,还带动了长飞光纤等下游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牵引着上游材料、中游设备企业的同步创新,为行业建立了新的技术规范。正如卓昌正所言:“这种创新合作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

在他看来,光博会不仅是展会,更是光谷向世界递出的“产业名片”。好比一个“资源枢纽”—— 资本在这里发现硬科技潜力股,人才在这里找到技术落地的土壤,企业在这里碰撞出跨界创新的火花。“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新项目,未来计划通过光博会与全球市场进行链接,实现‘芯片发光效率’与‘设备作业精度’的协同优化。”卓昌正透露。

优炜芯用第一个五年时间攻克UVC LED光衰难题,最终迎来全球消杀需求的爆发;用第二个五年时间跻身全球紫外UV LED第一梯队。其间经历过无数次实验失败,但始终相信——只要扎根产业链刚需,把技术做到“不可替代”,就一定能等到爆发期。

“现在,我们的紫外芯片不仅用在家电杀菌,更进入了生物检测、空气净化等高端领域。”在卓昌正看来,这印证了一个道理:耐得住实验室的寂寞,才能看得见产业的未来。“希望更多年轻企业聚焦‘卡脖子’环节,在光谷的生态里找到自己的坐标,下一个隐形冠军,或许就在你我每天坚守的实验室和产线中。”采访临近尾声,他期待地说,当每个企业都成为产业链上的“强节点”,当每个创新都瞄准世界级的“真需求”,“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的征程,必将由无数个“十年磨一剑”的故事共同书写。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宋志辉 窦莎莎   编辑:冀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